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工程业的影响分析

2025-04-11(78)次浏览

2025年中美关税博弈持续升级,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税率最高达54%,直接冲击中国出口企业,但中国经济展现多维韧性:通过扩大内需市场(如“离境退税”政策刺激消费)‌、优化出口结构(机电与高新技术产品占比提升)‌、加速供应链重构(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与高端制造业升级)‌,同时以精准反制措施削弱美方关税威慑‌。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升级、贸易多元化(拓展“一带一路”市场)及国产化替代化解成本压力,为全球供应链提供稳定支撑‌。

在全球化经济紧密交织的当下,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且影响深远。近年来,美国一系列关税政策的出台,犹如投入经济湖面的巨石,激起层层涟漪,对众多行业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冲击。中国工程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难以置身事外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深入剖析美国关税政策究竟如何影响中国工程业,以及中国工程企业又是怎样见招拆招,在这场贸易风波中寻找生机与发展。

一、直接影响有限,但各行业情况不一样

大公司抗风险能力强

像中联重科、徐工机械这些中国工程机械的大公司,它们在美国市场挣的钱占总收入还不到 1% 。而且业务遍布全球 170 多个国家,真正做到了东边不亮西边亮,靠不同地区的业务来分散风险。就拿浙江鼎力来说,收购了美国 CMEC 公司,还提前备货,在美国当地生产、周转库存。2023 年它对美国的收入占比有 18%,但应对措施相当完善。大家想想,这种全球布局的策略是不是很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呢?你还能想到哪些类似成功分散风险的案例呢?

一些小行业压力大

建材行业,比如玻璃纤维、药用玻璃,对美国出口依赖程度特别高。美国一加关税,综合税率高达 54% 。这一下子出口就困难重重,有些产品只能转回国内市场销售,很可能拉低国内市场价格,还会加速小公司的整合。面对这种情况,你觉得这些小行业的企业该如何自救呢?

二、供应链变化和成本波动

全球建厂来应对关税

中国的工程企业已经在全球建了 11 个海外工厂,还有 210 多个备件仓库。通过在东亚、西欧、南美等地建立当地的供应链,有效减少了关税带来的影响。比如钢材出口到美国受阻,企业就转向越南、阿联酋等 “一带一路” 国家的市场,成功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。这是不是给企业应对贸易壁垒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呢?你认为这种全球产能布局还可能存在哪些挑战?

原材料价格不稳定

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 25% 关税,使得橡胶制品需求减少。再加上国内钢材、水泥等建材转回国内销售,很容易引发价格竞争。这就促使企业加快用国产产品替代进口,比如电子控制系统、发动机等。在国产替代加速的过程中,你觉得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会面临哪些困难呢?

三、间接影响和应对办法

房地产和基建政策一起调整

中美关税摩擦可能使国内经济增长面临压力,政府因此加大对基建的投资来降低风险。像上海建工这些企业,从 “两新一重” 项目增多中获益。不过,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变化,也会对工程业务产生影响。你觉得房地产市场和基建投资之间,还存在哪些相互影响的关系呢?

靠技术和开拓新市场

徐工机械在 2024 年,国外收入占比达到 46.7%,通过深耕东南亚、非洲市场,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。中联重科凭借 400 多个海外服务网点,能更快速地回应客户需求,把关税挑战转化为自身优势。对于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开拓新市场来应对挑战,你认为还有哪些创新的策略可以尝试呢?

总结:美国关税政策直接影响的主要是像建材出口这样的特定小行业,但大公司通过全球布局业务和技术升级,能较好地应对风险。从长远看,供应链本地化、加快国产替代、开拓新兴市场,会是行业应对的主要办法。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呢?或者你对行业未来的应对策略有什么不同的看法?


最新资讯

189 3884 9788

服务热线:189 3884 9788

联系电话:189 3884 9788

公司传真:0755-89391216

公司邮箱:526462077@qq.com

公司地址: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道桂花新村别墅区100栋